除了前面提到的提高混凝土密实性、采用防腐涂层、添加阻锈剂、采用阴极保护法等措施外,还有以下常见的防护措施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腐蚀防护:
-
使用耐蚀钢筋
-
不锈钢钢筋: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,能有效抵抗氯离子侵蚀和混凝土碳化引起的锈蚀。适用于对耐久性要求极高的工程,如沿海地区的建筑、桥梁以及处于强腐蚀环境中的工业建筑等。虽然成本较高,但能显著提高结构的使用寿命。
-
环氧涂层钢筋:在普通钢筋表面涂覆一层环氧涂层,可有效隔离钢筋与外界腐蚀介质的接触。常用于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结构,如污水处理厂、桥梁结构中直接接触海水或除冰盐的部位等。施工时要注意保护涂层不受损坏,否则会影响防护效果。
-
设置防护层或隔离层
-
增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:适当增加钢筋外侧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,可以延长腐蚀介质到达钢筋表面的路径,从而提高钢筋的耐腐蚀能力。在设计阶段,根据结构所处环境类别和耐久性要求,合理确定混凝土保护层厚度。如处于一类环境(室内干燥环境)的混凝土构件,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时,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对于板、墙等构件一般为 15mm,对于梁、柱等构件一般为 20mm;而处于二 b 类环境(干湿交替环境)时,相应的保护层最小厚度会增加到 25mm 和 35mm。
-
铺设隔离层:在混凝土结构表面铺设隔离层,如土工布、防水卷材等,可以阻止外界水分、氯离子等侵蚀性物质进入混凝土内部。常用于水工结构、地下工程等。例如,在水库大坝的迎水面铺设防水卷材,能有效防止水和水中的侵蚀性物质对大坝混凝土的破坏。
-
定期检测与维护
-
定期检测:通过定期检测混凝土的碳化深度、钢筋的锈蚀状况、混凝土的强度等指标,及时掌握结构的腐蚀情况。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酚酞试剂法测定碳化深度、钢筋锈蚀仪检测钢筋锈蚀电位等。对于重要的结构,检测频率一般较高,如大型桥梁可能每年或每几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测;对于一般建筑结构,可根据使用年限和环境条件适当调整检测周期。
-
及时维护:根据检测结果,对出现腐蚀问题的部位及时进行修复和维护。如对碳化深度较大的混凝土表面进行修补,对锈蚀的钢筋进行除锈处理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,对出现裂缝的混凝土进行裂缝修补等。维护工作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方法,确保修复后的结构能够满足耐久性要求。
|